孝道與啃老:三國孟宗的啟示與當今社會的反思

「百行孝行為首」,在任何時代,尊親孝敬的人,總能獲得美好的回報。

三國時代,有一位名為孟宗的人,自幼喪父,與母親相依為命。

由於家境貧困,母親又生病,他無計可施,跑到竹林中哭泣。哭了一整天,感覺全身發熱,才發覺春風已經來臨,竹筍已經冒頭。

他用新鮮的竹筍烹飪給母親吃,母親的病症便痊癒了。有詩贊曰:「淚滴瑟風冷,蕭蕭竹林中;轉瞬冬筍生,天意賜安康。」

別急,在現今的社會,我們不再憂慮衣食,在讚美孝道的同時,要保持理智清醒。

總有一些子女,以孝道為名,做著傷害家庭和父母的事情。老人們要及時發現,並且督促子女改正。

當我們到了七十多歲,子女也是中年人了。如果出現以下幾種情況,說明子女的孝道變味了,有啃老或者墮落的可能。子女變壞了,比不孝順更可怕,畢竟是家庭沒有了前程。

01

已婚的子女,伸手向父母要錢,明顯就是啃老。

在鄉村,子女結婚之後的幾個月內,就會找一個吉利的日子,進行分家。

把家里的房子分出幾間,作為子女的新家,把田地分開,各自耕作。

分家的好處,就是讓子女知道「當家的艱辛」,從而更加有責任感。對於貧窮的家庭來說,子女獨立生活,也許還有希望崛起,畢竟他們擺脫了大家庭的拖累。

子女多的家庭,各顯神通,總能有一個子女,混出一條路來,從而給大家庭做好示範。

我的小舅舅,在二十多歲時,就和大家庭分開了。他去縣里的機械廠打工,然后自己做了一條機動船。從而靠運輸木材,賺了一桶金。在他的帶領下,四舅舅也開始做運輸,家庭逐漸變富。

人要成功,是逼出來的。如果大家庭總算一個人的后盾,那就會滋養「懶惰」。

02

失婚之后的子女,變得一蹶不振,傷害了自己,也傷了父母的心。

人生難免要沉沉浮浮。嫁出去的女兒,可能因為失婚,不得不再回娘家居住;結婚的兒子,因為婚姻失敗了,不得不依靠父母。

03

子女把孫輩甩給老人管,增加了老人的生活和精神壓力。

韓國電影《愛回家》里,講述了一個單身的母親,把兒子送到鄉下外婆家,然后自己去找工作的故事。

兒子和外婆相處了很長時間,也終于理解了外婆的苦。同時,這位母親也通過自己的努力,找到了工作,可以帶著兒子回城了。

這就是中年人應該有了樣子。不管多難,都不要把孩子的生活,丟給家里的老人。

04

我的老家,有這樣的持家之道——一代管一代。

每一代人,都要「人生自理」,依靠父母是暫時的,依靠自己才是永恒的。

作為七八十歲的老人,要適度的自私,不要再讓子孫啃老了。就算沒有子女管你,起碼不能讓子女拖累。

孝順的方法有很多,其中一種是——兒孫自有兒孫福。

到看兒孫能夠闖出名堂,笑對人生,老人心情舒暢,家風就對了,孝道就體現了。

告訴子女:「我們老了,不再是你們的依靠,有做得不對的地方,請體諒。」


文章參考來源網址